《河北法学》2016年总目次 专论 国家强盛之“文艺、法治、道德建设序位”三论 ——兼论“文艺先行、不被道德预审”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施源李纪兵(1-2) 论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教育机构的责任孟勤国余卫(2-2) 立法协商主体探析陈建华(3-2)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化贺海仁(4-2) 关于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——“新法治十六字方针”对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意义刘作翔(5-2) 依法治国背景下美国法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艾尔肯(6-2) 试论法学院的法律职业人才和法学学术人才的培养蒋志如(7-2) 农村土地流转保险法律制度探讨柴振国盖格(8-2) 突破法理力结合说的藩篱 ——从“依法治国”走向“全面依法治国”的必然选择刘云生(9-2) 我国社会建设时代的社会法及其体系论纲董文勇(10-2) 善治新论李龙郑华(11-2) 控辩对抗为哪般裴苍龄(12-2) 名家论坛 也谈“立法者”严存生(1-15) 庭审中心主义视域下的检察制度改革姜涛蒋国强(1-23) “强拿硬要”的寻衅滋事与抢劫的区分与构建 ——以少年司法为视野高维俭余萍(1-41) 刑民交叉案件分类及其对未来研究的影响李晓明张鑫(2-10) 现行法律体系下的经营性墓地法律问题研究张力公杰(2-18)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节约集约用地的法治问题探讨宋才发(3-13)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效力与实现汪太贤卢野(3-24) 破产管理人民事诉讼地位错位之分析冀宗儒钮杨(4-20) 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掠夺性定价的反垄断法分析黄勇杨利华(4-29)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法律困境及其破解刘俊敏李梦娇(4-39) 中国《存款保险条例》中道德风险法律问题析评和完善李玫杨东勤(5-9) 合同解除有溯及力可以休矣 ——基于我国民法的实证分析李开国李凡(5-22) 论国际私法上直接适用法的重新界定李双元杨华(5-33) 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的新进路岳彩申车云霞(5-47) 行政法人在公法组织主体化进程中的功能、构造与适用范围张力(6-16) 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生成机理与法律应对袁达松黎昭权(6-28) 狱务公开的现状评估与完善建议高一飞李慧(6-38) 论我国生态用水保障制度的完善胡德胜(7-16) 民法的属性与民法渊源的司法定位谭启平李琳(7-30) 故意杀人罪指导性案例的死刑适用规准王春穗熊明辉(7-41) 住宅小区推进“街区制”改革的法律路径研究 ——以“公共地役权”为视角张力庞伟伟(8-9) 诉讼离婚财产清算中妇女财产权益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——以我国重庆市某基层人民法院2011—2013年审结的 离婚案件为对象陈苇张鑫(8-27) 论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 黄勇徐会志(9-16) 我国股权众筹领投融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研究马其家樊富强(9-28) 严格责任与推定责任之争下的第三条路径 ——亦论性侵未满12周岁幼女的责任类型李永升张平寿(9-37) 实证视野下检察机关刑事法律监督权的改进与完善 ——以对500多位律师的调查问卷展开单民林喜芬(9-47) 论公众共用物的法律起源蔡守秋潘凤湘(10-22) 刑事司法的目的及其实现路径冯军(10-35) 印度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邓瑞平王佳宜(11-12)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请求权兜底条款分析 ——以《民法总则(草案)》为视角梅夏英王峰(11-27) 王宠惠宪法思想张倩江国华(11-35) 法治中国视域下立案登记制的回顾与展望王建国(12-15)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取得之否定 ——宅基地“法定租赁权”的解释路径张建文李红玲(12-28) 青年法学家 论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与知识产权制度李一丁(1-51) 司法克制主义的法哲学基础溯源 ——以产品责任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为视角梁亚赵存耀(1-60) 论有效控制规则视野下中业岛的主权归属张磊(1-68) 刑事和解中被害人地位的重新定位孟穗(1-78) 论股东在公司解散清算中的义务与责任段卫华(1-90)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与用益物权制度鲍家志(2-29) 我国法院跨行政区划管辖制度的价值设定与制度设计韩娜(2-37) 论我国新型外国投资投诉协调处理机制的构建 ——兼评《外国投资法(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相关规定徐芳(2-45) 民事执行流程化管理问题研究田毅平(2-55) 论刑事诉讼中私人违法取得证据之证据能力王彪(2-61) 刑事判决书量刑说理现状调查及改革路径研究焦悦勤(2-75) 社会化矫正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——基于河南省未管所和郑州市女子监狱的调研数据分析黄延峰(2-86) 《服务贸易协定》介评宗泊(2-97) 论“三权分置”下的土地承包权朱继胜(3-37) 论惩罚性赔偿的可保性叶延玺(3-48)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法治环境建设机制研究马章民骆晓一(3-58) 我国破产法引入衡平居次规则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反思 ——从最高院发布的一则典型案例说起党海娟(3-65) 当代国际投资条约中的新型条款与我国未来取向何芳邓瑞平(3-77) 轻罪刑事政策视域下收买被拐卖儿童罪的修改建议王吉春(3-88)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诽谤罪比较研究张海梅(4-50) 订单农业国际规则的新发展 ——UNIDROIT/FAO/IFAD《订单农业法律指南》介评张丽珍(4-63) 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构建愿景及实现路径刘春霖左娟(4-77) 版权技术保护措施信息安全遵从模式比较分析 ——以美国和德国为主要研究对象赵丽莉(4-86) 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功能的司法检视与实现进路龚亭亭刘树桥(4-97) 论城市化社区法律纠纷的制度构建姚怀生邱小林(4-105) 调解自愿如何可能? ——基于结构理论视角的分析喻怀峰(5-58) 航空运输延误及判断依据贺富永(5-71) 商品加工后销售行为的商标法规制 ——对“之宝”案的反思李萍(5-87) 比较与选择:互联网环境中作品复制权的重构 ——以临时复制为视角孟兆平(5-96) “利用骗取的职务便利”之司法误区与合目的性认定刘伟琦(5-104) 商事仲裁员替换制度的修改与完善马占军徐徽(5-115) 刍议立法语言的“准确性”元规则及其实现 ——基于规范化的分析视角朱涛柴冬梅(6-57) 地役权的“物权性”解读 ——基于“物权性”的解构与重构雷秋玉(6-68) “得形”、“忘意”与“返本”:中国信托法的理念调整和制度转型夏小雄(6-79) 网络裸聊行为的法益分析与定性研究吴镝飞赵金伟(6-95) 刍议第三方在跨界水争端解决中的实践与作用杨珍华(6-106) 行政诉讼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功能与实现 ——以《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》社会纠纷解决制度创新功能为中心 王立新(6-119) 最重要联系原则法理辩谬殷骏(7-52) 分析法学与法诠释学的对垒破除及其反思 ——以德沃金的法律解释观为例韩振文(7-61) 论新《行政诉讼法》的三维国家意志贾永健(7-69) 论上访事件中警察行为的定位与限度任学强(7-82) 冲突与协调:苗族女性继承习惯与继承权的双重探析石婷(7-90) 台湾“家事事件法”及其启示王韵洁(7-98) 论强制医疗程序中危险性要件的判定陈绍辉(7-105) 中国近代司法行政机构的设置及其权限厘定杨晓辉郭辉(8-44) 法律论证视野下国际私法之“规则”与“方法”的融合翁杰(8-54) 论强奸罪的基本属性及其应用何洋喻玫(8-63) 论商事外观主义刘胜军(8-86) 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司法检视与完善路径张帆卫学芝蔡锋(8-100) 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理论立基的多维检视陈卫林(8-107) 布莱克斯通的自然财产权理论王铁雄(9-59) “雅贿”数额认定的标准及惩防对策分析刘伟丽(9-69) 论虐待被监护、看护人罪张占军(9-78) 依法治国与法的人权价值孙午生(9-86) 论沿海国海上执法中武力使用的合法性 ——以“鲁烟远渔010号”事件为切入点马金星(9-94) 民用航空立法改革趋向研究 ——以监管为视角李晨丹(9-104) 以规范口供为视角论刑事被追诉人人权司法保障完善王沛(9-113) 政协界别与协商民主 ——以教育界别与教育提案为切入刘婧娟王平(10-42) 从《1.9规定》实施效果审视其限制证券民事诉讼方式之规定李激汉(10-53) 涉财权利位阶与民生法治的完善刘国利(10-68) “法律不入家庭”的刑法学解读魏汉涛易家鹏(10-80) 新媒体、公众参与和压力型立法张欣(10-90) 关于食品安全风险共治的法律制度构想杜波(10-102) 影视表演者权的社会价值和实现路径陈和芳(10-111) 两法衔接难题:宜地方人大立法分类破解 ——以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为例的分析 吕敬美苏喆(10-118) 启动侦查鉴定的实体性条件:法教义学分析刘振红(11-43)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侵权问题及法律救济鞠晔凌学东(11-52) 侵犯影视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司法判赔问题研究 ——以414件民事判决为样本的实证分析徐聪颖(11-61) 从代表专职化改革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刘宝辉(11-79) 环境侵权行为法律救济路径之研究王金兰吴炳文(11-86) “和谐人居梦”背景下预告登记效力的拓展思考 ——以房地产企业破产中购房人的利益保护为视角陈政(11-95) 司法建议的正当性问题研究刘志欣(11-103) 公平责任原则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善斌(12-40) 信息产品使用者权利研究:论信息记录支配权之确立 ——兼谈虚拟财产保护“物权”说的理论缺陷陈琛(12-52) 关于亲子关系否认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——评析《婚姻法司法解释三》第2条第1款之规定李春景(12-62) 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 ——以最高院司法解释的演进为线索曹博(12-71)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状况及其培育机制研究梁平李少军(12-79) 贫困问题的环境法因应 —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益贫价值赵翔(12-100) 论刑法谦抑性的价值与整合叶亚杰(12-110) 热点问题透视 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中相互认可制度研究杨冉(1-99) 刍议残障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 ——以《儿童权利公约》和《残疾人权利公约》为视角刘文静(2-105) 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路径分析 ——商业秘密制度与国家秘密制度的选择王艳翚(3-101) 合作治理视域下社团规章的主要效力及其实施机制季卫华(3-111) 坚守粮食定价权:中国应对国际粮价波动之法律机制研究曾晓昀(4-114)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促进法研究张立锋李俊然(4-127) WTO体制下转基因食品强制标签的正当性分析郭桂环(5-125) 中国农村集体成员主体资格新论向勇(6-126) 管制性征收抑或财产权的社会义务 ——从住宅小区道路公共化谈起黄胜开(7-120) 京津冀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立法协调机制研究 李丽红杨博文(7-129) 论南海海域环境保护管辖的冲突与协调任洪涛(8-115) 论刑法过失犯罪框架中的医疗行为与注意义务刘跃挺(9-120)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缺陷之检讨王立军刘云升(9-145) 复杂多变:草根抗争者的法律观分析 ——基于对拆迁维权个案的观察张丽琴张遥(10-129) 我国医疗风险治理模式转型与制度构建 ——兼评《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》(送审稿)张博源(11-114) 近代国家行政力量对中医医事纠纷的介入彭博(12-116) 域外法学与比较法研究 从毛里求斯诉英国仲裁案看中菲仲裁案丁洁琼张丽娜(1-112) 德国民法中的一般条款:内涵界定和历史脉络 ——以诚实信用条款为例任超(2-116) 欧盟国家征收环境税的基本经验及其借鉴徐凤(2-129) 美国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争议解决条款分析 ——以对ICSID仲裁管辖权之认可为视角梁岿然(3-121) 浅议美国民事诉讼争点排除规则秦勤(4-135) 意大利认罪协商程序及其对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启示孙志伟(4-14
|